初中的配额是指优质高中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按比例分配的招生计划指标。具体说明如下:
一、基本定义
分配对象
配额生招生覆盖全省/市示范性高中,包括公办和民办学校,所有符合条件的初中学生均有资格参与。
名额分配原则
根据初中毕业生人数、学校办学水平、体育成绩等综合评估后分配。
实施“取多不取少”原则:若某校配额为3名,统招录取后从剩余考生中录取成绩前三名,若第三名后有相同分数考生,则一并录取。
二、录取规则
分数线标准
配额生有单独的分数线(通常低于统招线,如统招线下30-50分)。
统配名额以统招线为基准,从高到低录取,不固定为30分或50分。
录取流程
先录取统配名额考生,未完成计划的学校再降分录取配额生。
同校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若分数相同则参考志愿顺序。
三、政策意义
促进教育均衡
通过向薄弱初中倾斜名额,缓解优质高中竞争压力,提升整体教育资源分配合理性。
志愿填报建议
考生需结合自身分数与目标高中配额情况填报志愿,可优先选择有配额的优质高中。
注意关注本校配额指标分配规则,避免因分数波动影响录取结果。
四、注意事项
具体配额比例因地区而异,例如部分省份要求重点高中统招线的20%左右用于配额分配。
2025年昆明等地计划将配额生覆盖比例提升至100%,但实际执行中可能因政策调整而变化。
以上信息综合了全国及地方政策文件,供考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