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递是指 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当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热能会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直到两者温度相等为止。热传递的过程可以通过三种基本方式实现: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热传导:
是物质系统(如固体、液体或气体)内部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导的实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或电子的相互碰撞,使热能从一个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传导通常与对流同时发生。
热辐射:
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就能辐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被称为热射线。热辐射不需要任何媒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例如太阳传给地球的热能就是通过热辐射传递的。
热对流:
是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热传递的一种方式。它是指流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在流体本身的有序循环流动下的相互搀和,使温度趋于均匀,从而实现热能的传递。热对流往往自发产生,这是由于温度不均匀性所引起的压力或密度差异的结果。
热传递的规律是: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直到温度相同为止。通过热传递,物体可以吸收热量而增加内能,或者放出热量而减少内能。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