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类企业
原因:行业研究员发现留学生的稳定性不够,因此会刻意减少留学生的招聘数量,以减少员工流动带来的管理压力。尽管内部有明文规定需要招聘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实际操作中可能倾向于少招。
代表企业:中冶集团、中国交建、中化集团等。
航空航天类企业
原因:航空航天的研发岗位通常不对留学生开放,主要是出于安全保密等方面的考虑。此外,这类企业工作压力大,一般人很难适应其工作压力。不过,基层的一些行政文秘岗位以及商用方面的技术岗对留学生还是持开放的态度。
代表企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航空发动机集团等。
电力类企业
原因: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特高压输变电技术领先,因此对留学生的需求相对较低。此外,电网不太接受相关专业的海外留学生,尤其是一年制硕士。
代表企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
公务员部门
原因:公检法部门通常不会招聘留学生,因为它们要求应聘者通常是中国本科毕业生,以确保信息安全和符合国内法律体系。此外,涉及保密敏感信息的单位,如国防、安全等领域,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这些单位可能不会招聘留学生。
其他国企和党政单位
原因:部分单位可能因为风险防范、成本考虑或政策导向,选择不招聘海外留学生,尤其是那些被认为质量参差不齐的“水硕”。此外,有些单位明确表示不再录用留学生,甚至有两代以内直系亲属在国外定居的应聘者也不在招录之中。
综上所述,不招留学生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基建类、航空航天类、电力类企业以及公务员部门,具体原因包括稳定性不够、安全保密考虑、工作压力大、行业需求低等。建议留学生在求职时,可以关注那些对留学生持开放态度的岗位,并了解相关行业的具体招聘要求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