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服务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背景提升服务:
部分留学中介提供“背景提升”服务,如虚构实习经历、科研项目等,以帮助学生获得申请学校的“加分项”。这些服务往往存在过度包装甚至虚构材料的现象。
学术不端服务:
一些留学机构提供代写、代考等学术不端服务,帮助学生伪造或篡改成绩单、使用假护照参加考试、代写申请文书和推荐信等。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术诚信原则,并可能导致学生被学校开除或面临法律处罚。
虚假宣传:
部分留学服务机构通过夸大宣传、隐瞒重要信息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如谎称某些国家留学只需两年即可获得毕业证书、不全面告知教学质量、生活费用等信息。
收费不透明:
留学中介在收费方面存在不透明、不公开的现象,消费者在支付费用后可能面临额外的服务费用,且事先未明确告知。
不公平合同条款:
一些留学黑中介利用消费者对申请过程和相关法律不熟悉等弱点,在合同中加入不平等条款,如只负责申请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不承担未获签证的退款责任。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部分中介在代办认证等过程中,可能存在个人信息篡改、泄露的风险,严重威胁到学生的个人安全。
“保录取”、“保毕业”骗局:
一些中介承诺“保录取”、“保毕业”,即保证学生一定能被录取或顺利毕业,这类承诺往往都是虚假的,存在欺诈嫌疑。
境外机构违规操作:
部分境外机构与留学中介合作,进行违规操作,如伪造公章、虚假宣传等,导致留学人员在国外无法就学或生活处境艰难。
学历认证问题:
一些不法机构提供所谓的“定制”学历服务,包括毕业证书、成绩单等,这些服务不仅违反学术诚信原则,还可能涉嫌违法。
面对这些乱象,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治和规范,如加强对留学中介机构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等。建议学生在选择留学服务机构时,要仔细了解其资质和口碑,谨慎签订合同,避免陷入留学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