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留学的时长通常被定义为 连续的6个月,这是指学生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在国外或境外的学校进行学习,时间长度达到或超过6个月。这个定义可能因个人情况和学校要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留学时间应该超过一学期或半年以上才能被认定为留学生。
具体来说,留学期限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开始时间:
通常以课程开始前最后一次出境的时间作为留学时长的开始计算时间点。如果留学生在获得offer时有条件录取,要求先读语言和预科,则这些时间也计算在内。
结束时间:
如果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直接回国,则以结课后的第一次入境时间作为截止时间。对于有多次出入境记录的情况,结束时间应根据offer、成绩单和出入境记录综合判断。
累计时间:
留学时间满360天通常被视为满足一年留学时间的要求。留学时间计算需要考虑学业进度、签证有效期、以及是否处于开学和课程结束之间的实际学习天数等因素。
此外,不同学历的境外留学天数要求也有所不同:
本科学历:累计学习时长需≥2年(720天)。
硕士学历:累计学习时长需≥半年(180天)。
博士研究生:留学期限为36-48个月,具体根据留学目的国及院校学制为准。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留学期限为6-24个月。
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留学期限为3-12个月。
高级研究学者:留学期限为3-6个月。
综上所述,境外留学的时间标准通常为连续的6个月,但具体时长可能会因个人情况和学校要求而有所不同。对于不同学历的留学生,境外学习时间的要求也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