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读博的赞助费情况因国家、学校、导师以及个人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信息点:
导师赞助费
一般情况下,读博士不需要给导师赞助费。导师会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实验设备,研究生需完成导师交给的研究任务。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研究生可能需要自己申请研究经费,这通常不涉及向导师支付赞助费。
国家资助
CSC(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CSC会负担每年一次往返机票和在当地的生活费,资助数额根据留学地区的平均生活水平决定。例如,在欧洲可能是每月1500欧元,在美国可能是1400-1500美元。
奖学金:申请奖学金(如TA或RA)可以覆盖学费、保险等,并额外支付工资给学生。奖学金金额根据当地平均水平决定,如每月税前2100美元。
fellowship:一些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fellowship,奖金更多,如常春藤学校每年可能发放5万美元甚至更多。
学校补助
国内高校补助:
清华大学:每月补助约4400元,若担任助教,每学期增加1.3万元,最高补助可达5.1万元。
北京大学:每年最低补助为4.9万元,最高档可达每年7万元。
中国科学院大学:每月补助一般平均在4500-6000元之间,部分能达到7000元以上。
南开大学:每年最高补贴为10万元,但获得此金额补助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国家给博士研究生每月的助学金是1500元,一年发15000元。
其他费用
公派出国留学的博士,所有的费用(包括生活费、学费等)通常由国家承担,但具体金额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一般每月补助约为1万元到2万元人民币。
住房费用和医疗保险也是重要的补贴项目,例如,住房费用每月约500美元。
建议
了解具体情况:不同国家、学校和导师的资助政策差异较大,建议详细咨询目标学校和导师,了解具体的资助标准和申请流程。
申请多个渠道:除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外,还可以尝试申请企业赞助或其他奖学金,以增加经济支持的保障。
合理规划:根据资助金额和自身经济情况,合理规划留学期间的支出,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