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公费留学生的数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1949年至1965年,中国共派出 约10698名公费留学生,其中8013人学成回国。这一阶段被定义为初步探索期,目的是满足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求。
在1950年,中国向东欧5国派遣了35名留学生,标志着新中国公派留学事业的开始。随后,1951年向苏联派遣了375名留学生,开启了向苏联大规模派遣工科留学生的政策。
尽管早期的具体数据较为有限,但可以推测,在1949年至1958年期间,中国共派出各类留学人员1万余人,其中已有9000余人学成回国。
改革开放后,国家公派留学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96年至2005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共派出22031名留学生,其中18098人按期回国,回归率为97.02%。
进入21世纪,公派留学生的数量继续增长。2005年,中国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7245名,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此后,每年的公派留学人数有所波动,例如2014年计划新录取2.3万名出国留学人员,2021年计划选派2.7万名国家公派留学人员。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新中国公费留学生的数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显著差异,从早期的几百人到改革开放后的数万人不等。这些留学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