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教育中存在的套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虚假承诺与夸大宣传
承诺“百分百签证通过率”或“名校录取保证”。
利用家长和学生焦虑心理,夸大服务效果。
隐性收费与合同陷阱
初期报价低,但后续隐藏额外费用,如签证申请费、材料翻译费等。
合同中可能包含对中介有利、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
服务缩水与质量不达标
承诺的个性化服务变为模板化操作。
申请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和反馈。
诱导签约与合同陷阱
高压销售方式诱导学生快速签约。
合同细则中可能包含模糊或不利的条款。
滥用个人信息
收集和使用学生个人信息,甚至可能转售给其他机构。
不尊重客观事实
虚构成功案例或学历造假。
承诺不可能实现的“保录取”。
PUA学生
故意压低学生期望值,诱导学生降低标准和要求。
团队人员流动性大
顾问老师更换频繁,影响服务连贯性和稳定性。
合同暗藏玄机
学生权益在合同中可能未得到充分保障。
模糊国外学校性质和资质
谎称某些没有学历学位授予权的假“分校”是进入正规大学的必经之路。
巧立名目、随意收费
设置各种额外费用,或在未事先明确告知的情况下增加费用。
信息不透明
不对学生披露申请院校、专业的不足,对于申请进度也做不到及时反馈。
文书质量问题
文书通过套模板或者机翻生成,缺乏原创性,语法错误多。
其他不良手段
有些留学机构会收取高额费用,用一部分钱来买所谓的“奖学金”。
建议
充分了解:在选择留学中介前,务必充分了解其服务内容、费用结构和历史案例。
仔细阅读合同:在签订任何合同前,务必仔细阅读每一条款,注意是否存在隐性收费和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
多问问题:多向中介询问关于留学申请的问题,了解院校的排名、优势专业、课程设置、录取要求等信息。
对比口碑:在网上调研往年学生的口碑,了解中介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性。
保持理性:面对虚假承诺和夸大宣传,保持理性,要求中介提供具体案例和数据支持。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陷入留学教育的套路,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