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咨询合同中的猫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模糊承诺:
部分留学中介会使用模糊的语言来描述服务,如“保证录取”等,使得消费者难以判断真实性和可行性。
隐藏条款:
合同中存在消费者不易察觉的隐藏条款,如高额的违约金、不合理的退款政策等。
费用明细问题:
包括不透明收费,如以“咨询费”、“服务费”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但未明确费用的具体构成和用途,以及在办理过程中以各种理由收取额外费用。
虚假数据:
提供虚假的录取数据或成功案例来吸引消费者。
忽略个体差异:
以整体成功率作为宣传点,忽略了学生的背景、申请材料的准备等个体差异。
阴阳合同:
合同中可能存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情况,需要仔细查看退费规定等细节。
没有标准价目表:
存在漫天要价的情况,需要警惕。
口头承诺未在合同中体现:
应确保所有承诺都在合同中明确列出,以防后期出现问题。
定校敷衍:
留学中介可能会随意安排学校,而实际上并没有为学生选择最适合的学校。
文书流水线:
文书制作可能只是流水线工程,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
高额费用与隐性收费:
某些中介可能会收取过高的费用,并在后续过程中隐瞒必要费用,或在签约后追加收费。
假文书与造假材料:
不良中介可能会提供虚假的文书和造假材料,如雇佣代写服务撰写虚假的个人陈述、推荐信,或伪造学生的成绩单、英语考试成绩等。
不公平合同条款:
留学黑中介可能不使用有关部门发布的标准化格式合同范本,或在合同书中加入不平等条款,如只负责申请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未获得签证则概不退款,并以支付押金、提前交学费、预付生活费等种种借口收取费用。
签约即开启服务,不再退费或全额退款:
这是很多同学在留学合同签约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坑,属于霸王条款。
口头承诺,不入合同:
留学机构在签约前会进行各种口头承诺,但这些承诺往往不会写入合同。
合同条款里机构只有权益,学生只有责任:
有些合同可能只强调学生的责任,而忽视机构应尽的义务。
为了规避这些陷阱,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合法中介:选择涉外监管网上发布的合法中介名称。
明确权利义务:签合同时要明确中介服务公司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审查合同细节:认真阅读合同,注意所有费用明细和退费条款。
索要正式发票:签署合同后,记得索取正式发票。
律师咨询: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签之前让律师帮忙看看合同。
保留证据:确保所有承诺都在合同中明确列出,并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后期维权。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留学咨询合同中的猫腻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