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留学生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个人安全
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不要轻易示人。
遇到警察检查证件时,要求对方出示身份或工作证核实,并记下警察的证件号和车号。
选择治安好的片区租房,最好远离不安全的区域。
夜晚尽量避免独自一人去偏僻的地方。
如果证件遗失或被偷抢,及时向学校和警察局报告,并申请出具书面遗失证明,尽快补办。
文化适应
了解并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同时保持警惕,注意个人行为可能引起的文化冲突。
在参观清真寺和神庙时,进寺必须脱鞋,不宜大声喧嚷。
在印度,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路上驾车千万不要撞到牛,更不能配戴牛制品进入庙宇。
印度教忌食牛肉和使用牛皮制品,印度教寺庙则不许带有牛皮制作的东西入内,要赤脚而入。
社交网络
与同学、朋友建立联系,互相照应,避免独自居住在偏僻或不安全的地方。
印度人通常友好且随意,会主动与留学生搭讪,尤其是在公交站和火车站。
排队的习惯还未能普及到所有地方,因此在公交站碰到插队不必惊讶。
健康饮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尽量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或自己烹饪。
交通出行
了解当地的交通系统,使用安全的出行方式。
坐火车出行时为了保证行李安全,不妨用锁链将行李锁上。
语言准备
虽然印度的高等教育多用英语授课,但在校园外,当地语言占主导,学习一些基本的当地语言有助于日常生活。
其他注意事项
不要随便喝自来水,尽量穿长袖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在印度,不要经常去中国的大使馆,尤其是在大街上听到有人喊“Chinese”或“Qingchong”时,不要回头。
在印度,小情侣不要在公共场所接吻,以免触犯“公共猥亵罪”。
在印度,不要跟异性有肢体接触,除非本地人主动跟你拥抱或握手。
在印度,外出旅游应携带相机和瓶装水,一副望远镜和太阳镜可抵御紫外线。
在印度,许多大城市污染较为严重,饮食须格外小心,避免随意从小的摊贩手中购买食物食用,街边的油炸食品不卫生,自来水不可直接饮用,要煮开后饮用。
在印度,防蚊子用品也是必备的。
印度人见面时说:“纳莫斯迦尔”或说“纳莫斯戴”,即祝贺、致敬之意。它不分时间、不论男女,见面或分手时皆可用之,还礼者也说此话。
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印度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