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助残就业基地是指 在本地域内依法经营一年以上,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和辐射带动残疾人家庭致富的个体经济组织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这些基地管理制度完善,财务账目清楚,劳动协议或辐射带动协议、发放物资及提供服务台账等档案完整齐全。它们接受各级残联的指导和检查,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各级残联不为残疾人就业基地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对就业基地的民事纠纷不承担法律责任。
这些基地的主要功能包括:
提供就业机会:
为残疾人创造稳定的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辐射带动:
通过就业基地的运营,带动残疾人家庭致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培训: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
辅助性就业:
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如康复服务、日间照料等。
一些具体的企业助残就业基地实例包括:
济南市残疾人就业基地:依法经营一年以上,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管理制度完善。
文昌市残疾人就业基地:专门扶持贫困群众和残疾人就业脱贫,主要生产椰棕床垫与服装。
平桥镇残疾人之家:集职业培训、就业指导、辅助性就业、康复服务、日间照料等多功能于一体。
钦州大锰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广西区内安排残疾人就业最多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
福田区残疾人就业创业生态基地:集政策宣讲、就业培训、创业指导、企业合作、交流参访等功能于一体。
农村阳光助残就业基地:吸纳农村残疾人或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就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企业等涉农经济组织。
这些基地通过不同的模式和措施,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帮助,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