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也称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该协议通常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各持一份,是毕业生落实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以及学校制定毕业生就业方案的重要依据。
就业协议书的重要性
确立就业关系:
就业协议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就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
确认信息真实性:
该协议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证。
高校管理依据:
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
权利和义务保障:
就业协议书具有证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作用。
签约流程
双向选择: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
签订协议:
在规定的期限内,三方签订就业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编号管理:
每位毕业生获得的就业协议书具有唯一编号,实行编号管理。
法律效力:
该协议书在国家规定的两年择业期内有效,逾期作废,具有法律效力。
注意事项
签订时限:应在规定的期限内签订就业协议书,逾期可能作废。
信息准确性:毕业生需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以免影响就业进程。
三方签字盖章:协议书的签订需要三方签字盖章,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就业协议书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权益的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