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工就业标准是由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就业条件和权益的规范和准则。这些标准旨在促进和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确保所有工作者都能在安全、健康、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
国际劳工就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就业定义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就业是指在规定年龄内,每周至少工作1小时以上的人员。这包括正在从事有报酬的工作的人以及虽然有工作但因特殊原因暂时脱离工作状态的人。
就业政策和服务
涉及就业政策、就业服务、职业介绍所、职业指导和培训、残疾人职业康复与就业、就业保障等方面。
工作条件
包括工资、一般就业条件、职业安全卫生、社会服务、住房和休闲等方面。
社会保障
涉及医疗、养老、工伤和职业病、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标准。
特殊群体就业
包括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老年工人、移民工人、土著工人和部落工人、非本部领土劳动者以及特殊类群劳动者(如海员、渔民、内河航运工人等)。
劳工权益
包括自由选择职业、不用童工、工作时间、工资与福利、人道的待遇、不歧视、自由结社等。
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实施:
国际劳工标准通过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要求成员国在其国内法律体系中予以实施。
监督:
ILO通过定期审查和评估成员国的实施情况,确保这些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国际劳工组织(ILO)
成立背景和职责:
ILO成立于1919年,是联合国处理劳工事务的专门机构,致力于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和体面就业机会。
成员结构:
ILO拥有187个成员国,具有独特的政府、雇主和工人三方成员结构。
结论
国际劳工就业标准是一套全面而系统的规范,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公平和体面的就业条件。这些标准不仅涵盖了广泛的就业领域,还包括了社会保障和特殊群体的保护。通过国际劳工组织的监督和评估,这些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