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又称三方协议,是由 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署的 书面协议。它旨在明确三者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就业协议的主要作用
对高校
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毕业生的依据。
统计就业率的重要指标。
对毕业生
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之前,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确认就业意向和双方责任。
对用人单位
编制招聘计划、安排就业岗位的重要依据。
确认毕业生信息的真实性和接收毕业生。
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
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通常为 普通民事合同。
涉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三方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
就业协议的有效期
自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的这一段时间。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在校时,由学校参与见证的,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的,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方案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
劳动合同是个人与企业签订的,就业协议是学校为了保护个人与企业三方共同签订的。
签署就业协议书意味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正式建立就业的劳动合同关系。
就业协议的签订流程
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署各执一份。
就业协议的违约责任
签署就业协议后,毕业生就不得再随意改变就业意向,如果违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通常企业会设置违约金。
综上所述,就业协议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明确了三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还为毕业生提供了法律保护,确保其在正式入职前的权益不受损害。同时,就业协议也是高校统计就业率和编制就业计划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