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公共就业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
实施“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覆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和各类用工企业,确保就业服务不停歇、招聘信息不断线。
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如“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城市联合招聘专场活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发放各类补贴资金,如创业房租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
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等,促进就业工作。
创业扶持
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分行业领域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培训层次和补助水平。
拓宽就业渠道
支持稳岗扩岗,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
推进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加快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就业新增长点,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强化精准服务
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针对重点群体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落实就业困难青年专项帮扶行动,强化农民工就业支持。
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打造基层就业服务网点,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加速“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扩大社区就业岗位供给,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合理设置服务网点,建强服务队伍,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
搭建招聘平台,精准服务返岗,持续开展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