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就业人员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
失业人员 :指因下岗、裁员、解雇、停薪留职等原因失去工作的人员。未就业人员:
指未参加就业或者教育培训,在家务农、上学、待业或者其他非就业状态下的人员。
无业人员:
指没有固定职业或者收入来源,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就业、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的人员。
退休人员:
指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提前退休的人员。
家庭主妇:
指没有参加就业的已婚女性,以家庭为主要生活场所,主要从事家庭管理和照顾家庭成员的工作。
残疾人:
指身体、智力、精神等方面存在缺陷、损伤、障碍,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
学生:
指正在校学习或者接受培训的人员,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职业培训学员等。
此外,对于零就业家庭的认定,通常还包括以下标准:
家庭成员均为本地市户籍
。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
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和求职记录。
持有效失业证的家庭成员无一人就业。
具体到某些特定群体,如“4050大龄失业人员”(城镇户籍女40至54周岁,男50至59周岁)、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劳动适龄人员、登记失业1年以上的长期失业人员、因土地被征用失去土地的人员(户籍需转为城镇)、零就业家庭中的劳动适龄人员、在校期间申请并获得了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父母双方(单方)持残疾证的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一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等,也可以申请认定为零就业人员或零就业家庭成员。
建议 失业人员
家庭主妇和 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申请认定为零就业人员。
零就业家庭的认定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均符合上述条件,并且持有效失业证的家庭成员无一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