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是 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它在毕业生正式步入职场前,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指引作用。具体用途包括:
就业保障
就业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用人单位工作,避免了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例如,小李在大四上学期就与一家心仪的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毕业后便顺利入职,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权益维护
就业协议明确了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薪资待遇、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关键信息,防止用人单位在后续的劳动合同签订或实际工作中随意变更或侵犯毕业生的权益。
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按照就业协议的约定提供相应的待遇,毕业生可以依据协议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
办理手续依据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办理报到、落户、档案转递等就业手续的重要依据。
毕业生持就业协议和报到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然后再凭相关证明办理人事档案和户口的迁移,确保了毕业生能够顺利地从学校过渡到职场,并在新的城市中稳定下来。
双向选择
就业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就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
它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证。
高校管理
就业协议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
统计就业率
就业协议书也是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部分工作内容。
综上所述,就业协议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保障和手续办理的依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就业协议则帮助他们全面了解毕业生信息,为未来的招聘活动及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