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 应届毕业生在正式毕业之前,与意向用人单位及所在学校共同签署的一份就业意向性文件。它清晰地界定了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为毕业生顺利步入职业生涯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方协议的主体构成包括:
甲方:
用人单位,即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发展舞台的重要主体。
乙方:
毕业生,是协议的主体之一。
丙方:
学校,作为鉴证方,始终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确保协议公平公正,为甲乙双方的合作搭建坚实桥梁。
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随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会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三方协议的本质是一种就业意向书,虽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它并不等同于具备完全法律效力的正式劳动合同。
签订三方协议的一般流程包括:
1. 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2. 签订三方协议。
3. 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
三方协议不仅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环节,也是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发放派遣证等的重要依据。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