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留学网-留学游子的家园

烟台留学网-留学游子的家园

为什么就业人数越来越少

59

就业人数越来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因素:

劳动力供大于求:

我国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下岗职工近1000万,社会失业人员约570万,每年新增劳动力达8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亿多人,这四流合一,形成了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经济增长放缓:

我国经济从1997年起持续走低,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对我国就业形势不利。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提供近80万个工作岗位,因此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

劳动力素质不高:

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较低,很多是人口负担而非劳动力资源。据统计,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的水平,农村平均为5年,城镇平均为8年。在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3.5%,职业技能素质差,导致一些要求素质高的高科技、新兴领域和行业的工作没有人干而严重缺岗,而技术要求低,劳动密集型并且工资待遇低的行业却人满为患。

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率低,致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过慢。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是50:23:27,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不能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不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疫情影响:

新冠疫情影响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更影响了中国的经济。为了能够保护老百姓们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威胁,我国采取封闭状态。疫情后,虽然经济有所恢复,但外贸订单的减少揭开了背后真正的原因,导致很多在城镇的工作人员失业。

房地产市场瓶颈:

房地产行业趋于平稳,影响了城镇就业人员的数据变化。以前农民工进城打工主要集中在工地和餐饮行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些行业的需求减少,导致就业机会下降。

老龄化问题:

我国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导致新生儿数量越来越少。那些回到家的退休人员因为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只能在家赋闲,这也造成了一部分人口减少。

技术革新和智能化替代: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许多传统产业就业岗位减少,而新兴产业和高科技行业对人才需求增加,导致就业市场供需失衡。智能化的发展让许多传统岗位被机器人取代,导致就业岗位减少。

教育与就业不匹配:

部分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技能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相符,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其他因素:

包括城市生存成本快速上涨、经济周期、欠薪现象屡禁不止、农民工返乡潮等。

综上所述,就业人数越来越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劳动力供大于求、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素质不高、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瓶颈、老龄化问题、技术革新和智能化替代、教育与就业不匹配以及其他因素。要解决就业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