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政策是一系列旨在提高就业率、促进就业质量和改善就业环境的措施和策略。这些政策通常由政府多个部门共同制定和实施,涵盖了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扶持政策、税费减免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政策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就业促进政策:
产业政策
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
财政政策
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
扶持政策
国家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实现就业;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
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国家为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扶持失业人员和就业,对符合税费优惠条件的企业、人员依法给予税费减免。例如,吸纳规定人员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失业人员创办的中小企业、安置残疾人的企业等均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而且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还可以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金融政策
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针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
政府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如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通过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贴、基层就业政策、就业见习政策、税费减免政策、职业培训政策、就业援助政策、校园招聘政策等措施,促进其就业。
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企业参与等方面加大支持,分行业领域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培训层次和补助水平,培养更多发展所需人才。
灵活就业支持
支持发展各类特色小店,给予创业担保贷款、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推动非全日制劳动者较为集中的保洁绿化、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行业提质扩容;推动网络零售、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
就业见习和就业援助
建立就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见习机会,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就业能力;对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援助和帮扶。
取消就业限制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这些就业促进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质量,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