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财政、货币、就业、产业等政策协同发力
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
用好用足存量政策,落实稳岗返还、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
推广直补快办模式,更好发挥政策效力。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开发更多发挥毕业生学有所长的就业岗位。
加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制度,开展百万见习岗位募集计划。
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帮扶其他群体就业
多措并举拓展农民工外出就业渠道,健全劳务协作机制,打造特色劳务品牌。
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提升县域就业容量,推动兴业、富民一体化发展。
落实就业援助制度,运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构建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密集开展“春风行动”等“10+N”就业服务活动。
持续加强全国“一库一平台”建设,推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提质增效。
健全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更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加快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强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的带动。
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推出银发经济促就业支持举措。
开展就业政策分类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落实率。
支持企业稳定岗位
深入落实参保企业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支持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采取协商薪酬、调整工时、轮岗轮休、在岗培训等措施。
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力度,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1年4月30日。
推动小微企业吸纳就业
积极用好创业担保贷款奖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等政策工具,引导银行贷款等向小微企业倾斜。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在培训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企业参与等方面加大支持,分行业领域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培训层次和补助水平。
优化就业服务
推广“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