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产业链的竞争和分工问题。他指出,国际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变为产业链竞争,而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主要处于生产环节,即“6+1”理论中的“1”,这个环节基本不需要大学生。相反,产业链中后面的六个环节,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才需要大量大学生。然而,中国极度欠缺这些需要大学生的环节,导致大学生供过于求,就业困难。
此外,郎咸平还提到,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源在于国际产业链的战争。当初国家认为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国际产业链的变化,这种想法的前提已经不再适用。美国等发达国家需要大量大学生来支持其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而中国却主要依赖低端制造,无法提供足够的大学生就业岗位。
综合来看,郎咸平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国际产业链的不合理分工和中国自身产业结构的局限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中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