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留学网-留学游子的家园

烟台留学网-留学游子的家园

为什么35岁就业很难呢

59

35岁就业之所以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用人单位成本考量:

企业往往更倾向于招聘年轻劳动力,因为年轻人的用工成本低、可塑性强,更容易被企业文化所引导。

技术和行业特性:

许多行业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不高,更倾向于招聘可替代性强的劳动力,这使得35岁以上的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文化和认知局限:

中国固有的文化思维中,关系文化根深蒂固,会做事的人其地位往往低于会做人的人,这导致35岁至40岁阶段没有积累起相关人脉与资源的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大受打击。

法律法规缺失:

相比于国外,国内在年龄歧视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缺失,缺乏对企业中年龄歧视的限制。

年龄歧视:

不少企业在招聘时会设定年龄上限,35岁成为了一条红线。雇主可能认为年龄越大,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就越不好,对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有影响。

技能与市场的脱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职场对技能的要求不断变化。35岁的职场人可能发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容易被市场淘汰。

职业发展的瓶颈:

35岁的职场人往往面临职业发展的瓶颈,晋升的机会减少,可替代性增强,职场竞争压力加大。

家庭与经济的双重压力:

35岁的职场人通常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责任的增加使得他们在职场上的精力和时间受到限制。经济压力也随生活成本的提高而增大,导致他们在薪资和福利待遇上有更高要求,这在就业市场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社会和政策环境的影响:

尽管有法律法规禁止年龄歧视,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往往难以落实到位,导致大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公平待遇。

个人心态与适应性的挑战:

35岁的职场人可能面临激情消退、工作热情降低的问题。他们可能习惯在舒适圈内做事,缺乏突破和接受新挑战的动力。健康问题也可能影响求职,年龄增长可能带来一些健康问题,导致不能胜任某些工作。

产业升级速度太快:

中国的产业升级速度太快,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工作机会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一部分人适应不了产业升级带来的调整而被迫失业。

企业用人标准过高: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过高,学历上要求985或211,背景上要求要在行业里指定的那几家标杆企业里的人,而且简历也要求特别苛刻,导致很多优秀的职业精英无法再就业。

薪资与职位不匹配:

一般超过35岁以上的职场人,差不多都在总监以上级别了,薪资要求相对比较高,如果招个35岁以下的给个经理级别的,薪资会下降很多,企业会觉得很划算,这样就又把35岁人以上人排除在外了。

综合以上原因,35岁就业之所以困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35岁以上的求职者要认清现实,调整心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竞争力,同时也要寻求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