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毕业的学生通常被视为 应届毕业生或 未就业状态,具体定义如下:
应届毕业生
尚未毕业但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学生,在尚未正式报到上班和未缴纳社保的情况下,仍可能被视为应届毕业生。
对于已经领取毕业证书的学生,如果在毕业后的择业期内(通常为两年,部分地区延长至三年)未找到工作,且满足一定条件(如未签订三方协议和未签订劳动合同),仍可保留应届生身份。
未就业
在择业期内未与任何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的毕业生,通常被视为应届毕业生。
尚未毕业就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学生,从法律关系和就业状态来看,此时已处于就业状态,不再符合应届毕业生的定义。
尚未正式就业通常指的是一个人虽然已经完成了教育或培训,但还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或者没有与任何单位签订正式的工作合同。
建议
签订三方协议:如果尚未毕业且希望保留应届毕业生身份,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但需注意在正式报到上班和缴纳社保后,可能不再被视为应届毕业生。
了解地区政策:不同地区对于应届毕业生和未就业人员的认定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建议了解当地的具体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积极寻找工作:在择业期内,应积极寻找工作机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以避免失去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和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