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留学网-留学游子的家园

烟台留学网-留学游子的家园

民国时期怎么去国外留学

59

在民国时期,出国留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官派留学

通常由政府部门资助,选拔标准严格,通常要求学生成绩优异,有时需要是全校第一名。例如,陈寅恪留学时就是由安徽教育厅资助的。

1916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选派留学外国学生章程》,规定了获得选派资格的条件,包括参加检定试验和国内大学毕业者需通过两次考试。

庚款留学也是官派留学的一种,贯穿整个民国时期,为留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自费留学

需要学生自行承担学费和生活费用,先需要在国内学习语言预科班,然后凭借国内大学成绩单申请注册为当地大学的学生。申请过程包括准备相关申请材料,如个人简历、成绩单、语言能力证明、推荐信等,并按时提交申请。

1924年,北洋政府教育部规定自费留学生必须具有中等以上学校毕业或办理教育事业两年以上者。

自费留学门槛相对较高,通常只有“富商、大贾、高官、显贵的子女”才能负担得起。

特定项目留学

勤工俭学留学法国:1912年,吴稚晖、蔡元培等人发起留法俭学会,号召青年赴法勤工俭学,1919-1920年间有1600人到达法国。

庚款留美生和庚款留英生:这些奖学金通常由国家级机构提供,为留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建议

提前规划:明确自己的留学计划,包括留学国家、专业和时间,以便选择合适的留学项目。

了解政策:深入研究目标国家的留学政策、签证要求和学费等信息,做好充分准备。

准备材料:按照要求准备所有必要的申请材料,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注意面试: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参加面试,提前准备并熟悉可能的问题。

及时申请:注意申请截止日期,及时提交申请并关注申请进度。

通过以上途径,民国时期的学子们可以踏上留学之路,追求知识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