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回国后,为了有效防护,可以遵循以下建议:
个人防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饮水,并经常更换衣物。
在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室内公共场所等密闭环境中佩戴口罩。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建议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距离。
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
观察合租人员是否有发热、就诊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健康习惯
注重营养: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良好的心态。
异常症状处理
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接触史。
防护物品准备
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N95/FFP2口罩,每日更换。
手套:多双一次性手套,在机场和飞机上佩戴,减少直接接触。
免洗洗手液:携带100ml以内,用于在需要时清洁双手。
消毒湿巾和酒精喷雾:用于清洁手机、证件等个人物品,以及行李箱表面。
防护服和护目镜:防护服在过海关时不建议穿戴,建议登机时穿戴。护目镜选择架在耳朵上的类型,避免全封闭款式。
其他:一次性马桶垫、保鲜袋、鞋套、塑料浴帽等。
防护步骤
出行前准备:将所有防护用品集中装在一个塑料袋中,避免在途中频繁打开背包。
在机场:戴好口罩和手套,通过安检时短暂取下口罩。使用消毒湿巾擦拭手部和安检触碰过的物品。更换新的口罩、防护服和手套。
托运物品:对行李箱、背包、手机等物品表面进行酒精喷雾或湿巾消毒。
飞机上:全程佩戴全套防护措施。使用湿巾擦拭接触频繁的飞机表面。
住宿与出行安全
选择安全的住宿区域,了解宿舍或公寓的安全设施。
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尽量使用正规交通工具。夜间出行尽量结伴而行,避免走偏僻路段。使用打车软件时,分享行程给家人或朋友。
饮食安全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在不洁摊贩处购买食物。了解并遵守当地的食品安全规定,避免食物过敏或中毒。
在烹饪和用餐过程中,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烹饪方式的卫生性。
保护个人信息
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避免触犯法律红线。
通过以上措施,留学生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风险,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