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的黑话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BMW:
初留学的你和某个高年级的留学生做了好朋友,他告诉你他上学的出行安排是BMW,却不肯请你吃一顿麦当劳。这里“BMW”是“Big Man on Campus”的缩写,意思是在校园里很威风的人,但实际上他可能很穷,出行全靠BMW,学习只能凿壁偷光。
FOMO:
全称是“Fear of Missing Out”,指害怕错过朋友圈里发生的事情。
SMHSMH:
是“Shake/Shaking My Head”的缩写,直译的意思是“摇摇头”,在对话中使用就代表“傻眼”或是“不太行”的意思,通常用来表示负面、不满的态度。
IMO:
在表达自己想法时,你会说“我觉得…”英文里相对应的表达就是“IMO”(“in my opinion”)。
YOLO:
是“You Only Live Once”的缩写,字面意思是“活在当下”、“人生只有一次”,就是要把握机会、好好享受,常常会用在想说服朋友出去玩或是做一些比较疯狂的事。
tmi:
是“too much information”的缩写,当别人和你说一件事情,但你不想知道那么多细节的时候,你就可以说tmi。
大葱:
葱=Cong,是congratulations的简写。留学生们发“大葱大葱”就是表达对拿到offer的小伙伴的祝贺。
翠鹿:
谐音为“脆录”,意为果断录取;翠菊,谐音为“脆拒”,意为果断拒绝。
全聚德:
北京著名烤鸭店,谐音“全拒得”,意思是自己的申请全都被学校拒绝了,一般用于自嘲。
25 Fall / XX Fall:
数字是指年份,Fall是指该年第一学期入学。例如,25 Fall即第一学期于2025年秋季入学。
offer / con offer:
offer是大学发放的录取信;con offer是预录取,指有条件的录取,需要申请人在语言、GPA等达到标准后即可正式录取。
BG / Bar:
BG是Background的简写,指申请人的申请背景;Bar是指录取门槛。
DIY / 半DIY:
DIY即Do it Yourself,是指不依靠中介自己完成申请留学流程;半DIY是指从中介或咨询中获取少量指导。
Defer:
延迟录取,是录取结果的一种,意味着既没有被录取,也未被直接拒绝。
PDF:
在留学圈中延伸出来的一种特产,指恋爱遇到的下头且抽象的对象往往会被做成pdf在学生群里广为流传。
老鼠人:
指的是留学生在国外过着中国时间,下午四五点天黑后睡醒,宅家不断重复着刷抖音、吃外卖、打游戏,一直到凌晨四五点入眠,被形容活的像下水道的老鼠。
得吃:
是“满分”的同义词,也是源于贵州的一种方言,原意是“搞定”。在蹦迪文化中演变成了成功得手并吃掉,在抖音上被博主魏辰宇发扬光大。
Pre-Orientation:
新生入学前的迎新活动。
TA/RA:
Teaching Assistant/Research Assistant,助教/研究助理。
ISO:
International Student Office,国际学生办公室。
Culture Shock:
文化冲击。
F-1 Visa:
学生签证。
这些黑话语在留学圈中广泛使用,了解这些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圈子,更顺畅地进行交流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