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程序作业时,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格式要求:
理解作业要求
仔细阅读作业说明,明确任务目标和限制条件。
确定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
根据任务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思路。
设计数据结构来存储和处理数据。
编写代码
遵循编程规范和代码风格,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
代码中应包含必要的注释,以提高代码的可理解性。
测试和调试
编写测试用例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调试代码,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交作业
文件命名:文件夹命名格式通常为“班级-学号-姓名-班序”。
文件内容:
《程序说明文档》:包括每个程序的算法简介、源代码、运行结果截图三部分。
源代码文件:与《程序说明文档》一起放在一个文件夹内。
可执行文件(如果要求):有些作业可能要求提交经过编译或打包后的可执行文件。
文本文档(如果要求):可能包括README.md、说明.txt等,用于解释程序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算法解释、问题解答等。
提交方式
在线提交系统:使用网页表单等方式进行上传。
压缩文件:将作业文件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例如.zip或.tar.gz)后进行提交。
检查作业
在提交前,仔细检查提交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再提交。
创建文件夹
文件夹命名:`班级-学号-姓名-班序`
编写《程序说明文档》
包括算法简介、源代码、运行结果截图。
编写源代码文件
确保文件命名符合编程语言的规范(例如,`.java` for Java, `.py` for Python)。
运行程序并截图
运行程序并截取运行结果,保存为图片文件。
将所有文件放入文件夹
确保《程序说明文档》、源代码文件和运行结果截图都在文件夹内。
压缩文件夹
将文件夹打包成压缩文件(例如,`.zip`或`.tar.gz`)。
在线提交或上传
使用在线提交系统或上传压缩文件到指定位置。
确认提交
检查提交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提交作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程序作业提交符合规范,便于教师或助教进行查看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