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时降暑需从多方面综合管理,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饮水原则
每15-20分钟饮用200-300ml含盐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每日总供水量建议3-5L,盐量约20g。
营养补充
增加蛋白质摄入至总热能的14%-15%,并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C)以促进代谢。
二、个人防护与工作环境调整
着装防护
选择耐热、透气性好的工作服(如白帆布或铝箔材质),佩戴宽檐帽、防护眼镜、手套等,并涂抹防晒霜。
环境优化
室外作业时使用冷却背心、冰袋或通风设备降低体感温度;
热辐射强环境建议穿浅色衣物,减少热量吸收。
三、作业时间与强度管理
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定时休息,采用轮班制度,高温时段(如11:00-15:00)减少户外作业时长;
调整作业强度
根据体感温度调整工作负荷,避免过度疲劳。
四、中暑预防与应急处理
先兆识别
注意头晕、头痛、恶心、肌肉痉挛等中暑先兆,及时脱离高温环境。
轻度中暑处理
服用仁丹、十滴水等防暑药,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静卧观察。
重症中暑急救
热射病:用冰袋、酒精擦拭全身,静脉补液(如生理盐水)并监测生命体征;
热痉挛:补充液体后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防止抽搐;
日射病: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头部冰敷或低温灌肠。
五、特殊人群管理
有心血管、呼吸等系统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需提前评估健康风险;
建议每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疾病。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高温作业中的中暑风险,保障工人健康与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