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业安全的提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结构化设计,以确保全面覆盖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
一、基础安全意识类
风险认知 你所在的岗位存在哪些潜在危险(如机械伤害、化学腐蚀等)?
如何识别设备故障或环境隐患?
安全习惯
日常工作中是否始终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否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二、规范操作与行为准则
操作规范
请描述岗位操作的标准流程,重点强调关键控制点(如设备启动前检查、运行中禁止行为等)。 - 特种作业需办理哪些手续(如工作许可票)?未办理会带来什么风险?
行为准则
作业时是否遵守“六问机制”:班前预想隐患、班中排查风险、班后总结改进?。 - 未经授权是否擅自进入受限区域(如设备维护现场)?
三、隐患排查与整改
隐患识别
日常工作中如何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如设备异常、防护措施缺失)?
发现隐患后,是否及时上报并协助整改?
整改措施
对于识别出的隐患,通常采取哪些整改步骤(如临时防护、永久性修复)?
整改完成后如何验证效果,防止复发?
四、安全文化与培训
安全文化
单位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如新员工入职教育、安全知识竞赛)?
安全目标是否明确(如零事故、零重伤)?员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同度如何?
持续改进
安全管理是否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动态调整(如修订操作规程)?
员工对安全建议的反馈渠道是否畅通?
示例提问模板
班前 今天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哪些? 我需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班中: 是否出现新的安全隐患? 当前作业流程是否合规? 班后
今日隐患整改情况如何?
下班前设备检查要点是什么?
通过以上分类提问,可以系统评估作业安全状况,促进全员安全意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