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老师可能会放弃以下几类学生:
成绩差又不爱读书的学生:
这些学生通常喜欢玩手机,尽管学校规定不能带,但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带到学校,或是在家里背着父母玩。新入学几周后,他们往往会被老师从心里放弃。
不尊重、不配合老师的家庭背景的学生:
这些学生的家长平时见不着面,也从不跟老师沟通,家长会也几乎不来。这些家长的认知是,把孩子交给老师了,老师就要管好,有时甚至会把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推给老师,并且喜欢站在道德高地上对老师指手画脚。
自控力差且屡教不改的学生:
个别学生自控力差,扰乱课堂秩序,且屡教不改,即使成绩优秀,也会被老师划入头痛的行列,不知不觉中也会被放弃。
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
有些学生对家庭作业无所谓,家长又不认真检查,长此以往,老师也会对这种学生产生懈怠。
教育了两年都不起效的学生:
有些学生班主任已对他教育了两年都不曾起效,初三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不可能继续围着他转,将精力再耗费在他一个人身上。
家长因管不住而放弃的学生:
有些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自小父母不在身边,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家长也管不住,索性放弃了。
和老师顶嘴不服管教的学生:
经常和老师顶嘴,甚至殴打打老师的学生,班主任管不了,也只能不管。
动不动以自杀或离家出走相威胁的学生:
这类学生让老师非常头疼,有时不得不放弃他们。
整天混日子的学生:
有些学生没有目标,整天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如果老师严肃认真提醒后仍然没有改变,老师很容易对他们彻底死心。
自己成绩不好还总带坏其他学生的学生:
这类学生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还会拉低整个班级的平均分,给老师造成困扰。
不服从管教的学生:
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的学生,不仅会扰乱课堂纪律,还会影响老师在班级内的威严。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有些学生可能会被放弃,但大多数初中老师仍然会尽力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除非他们确实无法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或态度。老师们的放弃往往是出于无奈,希望这些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