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找工作的时限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主要 取决于用人单位和具体国家的政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择业期
择业期一般指2年。如果留学生在择业期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缴纳社保、公积金等,档案存放在当地的人才市场或者学校,就依然是应届生身份,不会影响接下来的银行、省考、事业编、选调生等报考。
企业认可
国内进行海外留学生招聘时,并没有明确划分留学生应届生身份期限,主要看单位的认可。通常情况下,企业认为留学生应届身份认定在一年左右,少部分为两年。
校园招聘时间
留学生的校招通常是毕业后一年内都可以算作应届生参加校招。这个周期大概在1~3个月不等,所以可以先做网申,再慢慢决定是否回国。
毕业时间要求
不同企业校招对于留学生毕业时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华泰证券要求留学生的毕业时间在24年的1月至25年的6月,保利集团要求的则是12月底之前。
实习和OPT
留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可以有三个月的internship,在internship之后申请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一般专业可申请OPT时限为12个月,STEM相关专业OPT时限为(12+17)29个月。
其他国家求职签证
丹麦求职签证时长最久,有三年。申请求职签证的条件通常为在本国完成了学位项目,符合资金条件,在学生签证到期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申请。
建议
提前规划:留学生应提前规划自己的求职时间线,尽早开始准备简历、实习和网申等工作。
关注企业政策:不同企业的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不同,建议关注目标企业的具体招聘政策。
利用资源:多参加校园招聘会、实习和OPT机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
保持联系:与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保持联系,获取最新的招聘信息和求职指导。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具体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招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