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客户没签名”的情况,需根据具体场景采取不同应对策略,主要分为合同签订阶段和履行阶段两种情况:
一、合同签订阶段(未签字但已达成协议)
补充签字手续 可以通过邮件、短信或当面沟通,提醒客户补签合同。若涉及大额交易,建议安排视频会议并录音留存。
使用盖章替代签字
若客户拒绝签字,可要求其盖章确认。部分情况下,盖章与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法律途径
若客户持续拒绝履行,可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书面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主张权利,收集合同、收货单、转账记录等证据提起诉讼。
二、合同履行阶段(已接收货物或服务但未付款)
收集证据
整理合同、发票、收货单、沟通记录(短信/微信/邮件)、银行转账凭证等,形成完整证据链。
协商还款
发送催款函或律师函,明确付款期限和违约责任,保留协商记录。
法律追讨
调解: 优先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或行业协会调解。 诉讼
三、注意事项
时效管理:货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为2年,需在时效内提起诉讼。
风险规避:大额交易建议签订书面合同,并约定分期付款条款。
专业咨询:复杂案件建议咨询律师,制定针对性策略。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应对客户未签名的情况,降低交易风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