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居民就业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稳企业:
企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主体,稳住企业才能保住产业链供应链、稳住经济基本盘、保住就业岗位。措施包括减免部分税费、免收收费公路通行费、降低用能成本、发放贴息贷款等,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生存能力。
扩就业:
通过实施“双百双千”增产增效行动、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棚户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增加就业岗位。
保重点:
聚焦重点群体,如高校毕业生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精准施策、优先支持,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防止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
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促进返乡入乡创业,打造创业载体升级版,办好创业推进活动。同时,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提升职业技能: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扩大以工代训政策覆盖面,支持困难企业开展以训代岗,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延伸人社服务,推进“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开发青年见习岗位,推介高校毕业生到企业见习,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专场招聘会服务企业用工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就业:
通过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完善就业优先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投资对就业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加就业岗位。
兜牢民生底线:
针对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通过持续开发岗位、推介上岗,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全面促进就业,确保居民就业稳定,同时通过经济增长“对冲”疫情影响,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