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在促进就业方面面临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政策门槛、执行力度、补贴效果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问题及建议:
政策门槛高
部分就业扶持优惠政策门槛较高,企业申请积极性低,拉动就业创业作用有限。例如,《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社会保险补贴条件较为严格,导致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较少,政策的普惠性不足。
建议:进一步降低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就业补助资金的申请门槛,简化程序,提高政策的普惠性。
政策知晓率和享受率低
现行积极就业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政策知晓率不高、政策享受率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等原因。
建议: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同时,简化政策执行流程,确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广大劳动者。
政策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
现行积极就业政策在针对性、系统性和衔接性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政策落实难。例如,政策在规定上不够明确,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建议: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明确政策目标和要求,制定更加具体和可操作的措施,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
政策程序繁琐
政策程序繁琐也是影响就业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复杂的程序不仅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还可能导致政策执行的延迟和效率低下。
建议:简化政策执行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便捷性。
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者对工作环境、劳动报酬和成长发展空间的需求不断提高,但很多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工作环境较差,用工缺口较大。
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用工方面的政策支持,制定吸引力更强的引才政策,改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特殊群体就业扶持不足
对于残疾人、贫困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虽然有一些扶持政策,但仍存在不科学、不公平等问题,且长效机制未形成。
建议:尽快出台鼓励残疾人就业的新政策,制定更趋公平的税收优惠政策,构建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长效机制,并开征社会保障税等。
综上所述,促进就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从政策制定、执行、补贴效果等多个角度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普惠性,确保就业形势的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