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留学网-留学游子的家园

烟台留学网-留学游子的家园

青海省就业特点是什么

59

青海省的就业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就业结构逐步优化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通过加强与劳务输入大省的劳务合作和农民工培训,青海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速度显著加快。2001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300万人次。

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增加:随着产业发展格局的变化,青海省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逐步趋向合理。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稳定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

城镇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促进就业的主导力量

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青海省通过举办“青洽会”等活动,引进大量项目,促进了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2006年,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就业人员显著增加,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上升。

就业结构层次较低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较高:尽管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仍占全部就业人员的近一半,且所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低。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虽然就业比重有所增加,但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下降,导致就业结构层次仍处于低水平。

地区差异明显

西宁就业环境较好:作为省会城市,西宁的工作机会相对较多,就业环境可能较好。

其他地区就业机会较少:青海省其他地区就业机会较少,且工作条件可能较为艰苦。

专业与行业需求

医学、建筑等专业就业情况较好:某些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专业,如医学、建筑等,在青海的就业情况相对较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等专业有较好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青海也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会计专业就业范围广泛,且平均工资水平较高。

就业率与高端人才需求

总体就业率较高:青海省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79.79%,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54.68%。

高端复合型人才稀缺:虽然高端复合型人才相对稀缺,但具有专项技能和较强能力素养的人员受到青睐。

政府措施

实施智慧信息赋能等工程: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创新打造“青海e就业”特色品牌,实施智慧信息赋能等6项工程,强化地区、部门间就业相关数据共享和政策衔接,着力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

综上所述,青海省的就业特点表现为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促进就业的主导力量,但就业结构层次仍处于低水平。地区差异明显,西宁就业环境较好,其他地区就业机会较少。某些专业和行业如医学、建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等有较好的就业前景。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