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口是指 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这类就业形式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多种身份,例如:
1. 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辞职人员、自谋职业人员。
2. 档案寄存期间经劳动人事部门批准退休人员。
3. 已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的未就业人员。
4. 从事个体劳动的人员及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
5. 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工、弹性工时、临时性就业、季节工、阶段性就业等。
6. 没有固定单位,从事自由职业的人员,包括个体户、自媒体、打零工人、流动摊贩、农民工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灵活就业人员还包括个体经营、新就业形态等从业人员。
截至2023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已超过2亿人。
建议
对于个人来说,选择灵活就业形式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例如社会保险的缴纳和补贴的申请等。同时,灵活就业也意味着需要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市场需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