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基层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强基层党组织阵地
通过建立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统筹整合各方资源,为群众提供就业服务和支持。
在群众就业最活跃的地方建立党组织,如泸西县通过建立“红邻里”就业服务中心,成功申报州级零工市场和“幸福里”社区,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渠道。
开展新业态专技培训
针对新就业群体,如农村青年、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开展新业态专技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通过直播带岗等新型招聘模式,发布就业岗位信息,提供就业服务,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实施就业帮扶工程
紧盯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需求群体,实施“家门口”就业系列工程,提供贴心就业政策,解决村民关心的就业创业政策、创业贷款、就业技能培训等问题。
健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机制,为脱贫人口提供优先保障对象,加强与就业帮扶基地、爱心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就业和培训机会。
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
因地制宜开设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员、就业扶贫工作信息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群体就业,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
发挥基层就业服务作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挖掘社区工作者、养老服务机构、科研助理等基层就业岗位,稳定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招募规模,落实各类优惠政策。
发挥就业指导引领性作用,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吸纳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基层党组织应发挥引领作用,吸纳新就业群体如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参与基层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通过党建引领,构筑起基层治理社会资源网络,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在基层社会场域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发挥基层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帮助群众实现就业,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