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父母养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养老保险
德国法律规定,所有工人和雇员都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养老金保险费由雇员和雇主各付一半。领取养老金的前提是“等待期”期满,即至少参加过低年限的保险。年满60岁即可领取养老金。
护理保险
护理保险是一种强制性保险。法律规定,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员必须在其所在的法定医疗保险机构参加护理保险,或者参加私人保险的人员必须参加私人护理保险。护理保险的费用由雇员和雇主各付一半。
社会救济
处于困境中的居民,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要求社会救济,包括生活津贴或生活条件特殊的津贴或照顾,例如残疾、疾病或照顾。社会救济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
居家养老
老人住在自己原居所内,由周边养老机构提供上门服务,如每天早上派人为老人进行日常护理。老人白天可根据各自需要,选择去日间照料中心,参加针对老年人的剪纸、阅读、棋牌、烹饪等活动;晚上老人回家后的晚餐、洗漱等,也可由上门的护理人员协助完成。
老年住区式养老
以监护式公寓为主。公寓整体采用无障碍设计,配备许多为老人服务的硬件设施,相比老旧住所更适宜养老。老人入住后,不会脱离社区人际环境。社区还组织老年人之间互助,使其真正实现晚年不孤单。
养老机构型养老
德国有1.24万家养老机构,包括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以老年公寓为主。多数德国老人在人生最后时刻才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德国养老机构多分布在居民密集区,少数分布在郊区及度假区内,均提供24小时服务。
老人与年轻人合租
部分德国老人不愿离开自己居所的,会将空置房间低价甚至免费出租给年轻人,只希望有人陪伴。对于囊中羞涩的大学生而言,这是不错的选择,帮助老人做家务、购物等可以抵消部分房租。
建议
提前规划:德国老人通常在退休前就早早规划好了今后的养老生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政府和社会支持:德国的养老体系大大降低了个人的压力,政府和社会提供了多种养老方式和支持措施。
考虑个人偏好:不同的养老方式适合不同需求的老人,建议根据父母的身体状况、生活偏好和经济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养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