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政治作业时,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以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一些建议:
指导思想
主导性和灵活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主导性,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成就感:满足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的成就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具体做法
教师定题型,学生自己命题:教师在讲授完每一节或每一课后,定下题型和题目数量,布置学生自己命题并解答。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指导思维活动:在命题和做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学会对教材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条理化,正确理解和应用概念,形成正确的推理形式和提高推理能力。
多样化作业形式:作业形式要多样,可以包括基础型、讨论型、探究型、竞赛型等,甚至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单一作业形式带来的厌烦感。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计层次不同的作业。对于后进生,可以布置较为简单的题目;对于中等生,可以布置中等难度的题目;对于优秀生,可以布置较难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培养他们的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创意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政治知识,自主设计创意作业,如撰写一篇有创意的政治文章或政治研究报告,以充分展现学生的思想能力和政治理解水平。
实践性作业: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如行为训练型作业、案例分析型作业、故事型作业和社会调查型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批改与反馈
针对性批改: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批改,发现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和错误,做到查漏补缺,修正错误。
鼓励与表扬:对于学生作业中出得好、质量高的题目,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向学生表示在平时小考、测试甚至中段考中采用他们出得好的题目,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及时反馈:教师要及时批改并反馈作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空间,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布置政治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