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的步骤如下:
登录系统
使用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作为用户名,身份证号码作为初始密码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阅读考生须知
仔细阅读屏幕上出现的“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了解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修改初始密码
如果是第一次登录,修改初始密码,确保密码安全。
输入基本信息
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等。
上传一张近期的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并填写户籍信息,如户籍所在省份、市、县(区)等。
对于随迁子女,还需填写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号和居住证编号等信息。
选择报考信息
填写毕业学校、外语语种、报考类别(普通、艺术、体育等)和考试类型(统考、对口等)。
填写个人简历,包括学习经历、获奖情况等,以便高校更好地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
填写监护人及加分信息
填写监护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以便在需要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查阅招生计划核对招生简章
查阅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和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特别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选考科目、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
筛选数据形成草案
从网络上收集近三年各段的投档线按位次号按降序进行排序,删除不符合自己要求的院校和专业。
根据冲、稳、保的基本原则,形成100-150个志愿的填报草案。
调整顺序并确认
将最心仪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仔细检查所有志愿信息,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然后提交确认。
打印确认表
打印确认表并签名,留作备查。
建议
提前准备:在填报志愿前,务必准备好所有必要的信息和材料,确保填报过程顺利。
仔细核对:在提交志愿前,仔细核对每一项信息,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志愿无效。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对填报流程或专业选择有疑问,可以咨询老师、家长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保持关注:填报志愿后,保持关注录取动态,及时获取录取结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