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工作业绩的填写,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梳理。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填写建议及示例:
一、核心业绩板块
教学成果 课程设计/课件制作/教案编写等教学活动
学生成绩提升情况(如平均分、及格率)
教学方法创新(如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及效果
指导学生获奖情况(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
科研与学术贡献
论文发表(核心期刊/权威刊物)
著作出版(教材/学术著作)
科研项目主持/参与情况
专利申请与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
学科竞赛与社会活动
学生获奖情况(省级/国家级竞赛)
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度(如支教、科普活动)
校级/市级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
二、基础能力体现
师德表现: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以身作则 教学能力
团队协作:指导青年教师、参与教研项目
三、填写建议
量化与具体化:
尽量用数据支撑成果(如学生成绩提升百分比、论文引用次数)
时间顺序排列:
按年度或项目周期整理业绩,层次分明
突出亮点:
聚焦1-2项最具代表性的业绩进行详细描述
格式规范:
使用表格或分点式结构,确保清晰易读
四、示例参考
教学成果 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20%; 指导学生获全国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 科研与竞赛
在《XX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获省级科研项目资助1项;
所指导团队获国家级专利1项。 社会影响: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科普活动5次,获学校“优秀教师”称号1次。
通过以上结构化梳理,可全面展示教师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