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批改中使用的修改符号主要用于标注错误类型和修改建议,不同符号具有特定含义。以下是常见符号的规范写法及适用场景:
一、基础符号含义
正确号(√) 标注完全正确的解答或订正内容。
错误号(×)
标注全错的答案,如计算题运算顺序错误或解题思路错误。
问号(?)
用于用词不当、语言不明的地方,提示需要修改。
部分错误号(如“~”或“ ”)
标注部分错误,如计算题抄错或作图题局部错误。
二、其他辅助符号
删除号(划线加叉)
用于删除错误文字或句子,可配合“删除”标注。
增补号
在错误处画圈后添加正确内容,适用于补充遗漏信息。
对调号
颠倒相邻两个词语的位置,需注意仅限紧邻词语。
置换号
交换不相邻部分内容,需用特定符号标注。
保留号(复原号)
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三、使用规范
标注位置: 错误处画圈或下划线,修改后用引线标注正确内容。 特殊情况 计算题错误用“×”,并指出错误类型(如运算顺序); 作文修改用“保留号”覆盖原错误内容。 四、示例 原始文本
"我吃饭了"(正确)
修改后:
"我吃饭了"(正确)
另一个示例:
错误:$2 + 3 = 6$(运算错误)
修改:$2 + 3 = 5$(正确)
通过规范使用这些符号,可以清晰标注错误类型及修改建议,提升作业批改效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