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常用的符号包括以下几类:
数量符号
i:虚数单位
2+i:复数
a, x:变量
e:自然对数底数
π:圆周率
运算符号
+:加号
-:减号
× 或 ·:乘号
÷ 或 /:除号
√:根号
log, lg, ln:对数(分别以10、2、e为底)
∫:积分
dx:微分
∏:连乘
C(r, n):组合数,从n个元素中取r个元素的组合数
P(n, m):排列数,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排列数
!:阶乘
集合符号
∪:并集
∩:交集
∈:属于
Φ:空集
C 或 C下面加一横:包含
关系符号
=:等号
≈:近似符号
≠:不等号
>:大于符号
<:小于符号
∫:表示变量变化的趋势
∽:相似符号
≌:全等号
∥:平行符号
⊥:垂直符号
∝:成正比符号
∉:不属于
特殊符号
∑:求和符号
π:圆周率
推理符号
|a|:绝对值符号
≱:不等于
∸:不包含
其他符号
( ):圆括号
[ ]:方括号
{ }:花括号
—:括线
∠:用于表示角和斜度
α:斜度
这些符号在初中数学中广泛使用,涵盖了代数、几何、微积分等多个领域。掌握这些符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