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可能会遇到多种诈骗手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套路:
冒充公检法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利用留学生对当地法律不熟悉和害怕麻烦的心态,进行恐吓和威胁,实施精神和行为控制,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
虚拟绑架
骗子通过制造虚假的“绑架”情况,要求留学生与外界断联,并拍摄被绑架的照片或视频,然后向家长索要赎金。
换汇诈骗
诈骗分子提供看似优惠的换汇服务,诱导留学生将钱转至指定账户,然后消失不见。
冒充熟人
诈骗分子使用受害人家人的照片或昵称创建社交账号,骗取信任后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
租房诈骗
骗子冒充中介或房东,提供看似优惠的租房条件,要求先付定金或全款,而实际上租房可能根本不存在。
虚假换汇
骗子发布低价换汇信息吸引留学生,在获取信任后进行诈骗。
冒充学校工作人员
骗子冒充学校工作人员,提供奖学金或工作机会,要求先转账或提供银行卡信息。
代缴费用诈骗
骗子声称可以代缴学费、机票等费用,骗取留学生转账后消失。
邮件诈骗
通过发送虚假的账户问题、奖学金补助、高薪实习等邮件,诱骗留学生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
机票退改签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能够通过“特殊渠道”低价购票,诱导付款后立即消失。
假冒留学生本人
骗子用与留学生相同的头像和账户名,向其父母索要钱物。
假冒学校
通过发送诈骗邮件或冒充学校工作人员,声称有奖学金或工作机会,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物流诈骗
通过虚假的物流信息,骗取留学生或家长支付额外费用。
建议
提高警惕:遇到自称使领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不轻信恐吓: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通过正规渠道:换汇、租房、代缴费用等务必通过银行等正规合法渠道进行。
核实信息:接到自称家人、熟人要求转账的信息时,务必通过打电话、开视频等方式向熟悉情况的人核实。
保持冷静: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不要轻信恐吓内容,立即报警寻求帮助。
这些诈骗手段虽然多样,但只要留学生和家长保持警惕,及时核实信息,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