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就业协议书,即 三方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就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三方协议对签约的三方均具有约束力,是重要的法律文件。
三方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主体 :涉及培养院校(高校)、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
作用
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约束毕业生的人事关系转移。
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
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的重要依据。
签订流程
通常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随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
遵循《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注意事项
签订就业协议书是一种法律行为,毕业生必须慎重对待。
协议书的填写不可忽视。
毕业生在签约前应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隶属和人事接收权。
综上所述,签订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法律行为,涉及三方主体,具有法律约束力,并涉及就业权益的保障和人事关系的转移。因此,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时应认真对待,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