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之所以成为热门专业但就业冷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就业面狭窄: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法律机构就业,但这些机构的岗位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量毕业生的需求。此外,一些非法律机构对法学专业的认可度不高,也限制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供大于求:
随着高校扩招,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就业市场却未能提供相应的岗位数量,导致法学专业的人才市场逐渐饱和。法学相关岗位的更新换代较慢,近年来社会需求逐渐趋于“饱和”,且有点“供大于求”的苗头。
考公竞争激烈:
法学专业开设门槛较低,毕业生数量众多,导致报考公务员的法学生越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公务员招录最多的专业也就是法学,但无奈法学专业学生基数太大,竞争十分激烈,淘汰率很高。
法考通过率低:
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才能获得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然而,法考的通过率一直较低,使得大量法学专业的学生难以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
社会地位与实际就业情况不符:
虽然法学专业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地位,但实际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许多法学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对口岗位,就业狭窄,且律师行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转行困难:
其他专业毕业生有进入法律行业,导致竞争更激烈,法学专业的学生转行发展困难。
综上所述,法学专业虽然具有广阔的职业前景和社会影响力,但由于就业面狭窄、供大于求、考公竞争激烈、法考通过率低、社会地位与实际就业情况不符以及转行困难等原因,导致其成为热门专业但就业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