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了延迟退休政策,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这一政策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调整
男性灵活就业人员:
原退休年龄为60岁。
根据新政策,从2025年1月1日起,退休年龄将逐步推迟至63岁。
调整过程采用渐进式,具体延迟时间可能为每年推迟几个月。
女性灵活就业人员:
原退休年龄为55岁。
新政策下,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将逐步推迟至58岁。
同样采取渐进式调整,延迟时间可能为每4个月或每2个月推迟1个月,具体视个人出生年份而定。
过渡期政策
过渡期内的灵活就业人员:
对于在1976年9月及以后出生的男性和1981年9月及以后出生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延迟退休时间将统一调整为3年。
在过渡期内办理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其退休时间延迟的月份数将在1到36个月之间。
实施细节
办理退休手续:
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线上或线下两种方式办理退休手续。
以北京市为例,参保人可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进入社保网上服务平台个人业务【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进行办理。
政策影响
心理影响:
延迟退休政策可能会引起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焦虑,国家决定实行五年缓冲期,在2029年12月办理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将维持原政策不变。
退休金领取:
延迟退休后,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达到新的退休年龄才能领取退休金。
弹性提前退休政策允许部分人员提前领取退休金,但具体条件需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综上所述,延迟退休政策对灵活就业人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他们逐步适应新的退休年龄安排,并做好相应的退休手续办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