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留学网-留学游子的家园

烟台留学网-留学游子的家园

最难就业年为什么

59

最难就业年的形成是 由多种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主要原因:

毕业生人数激增:

随着高校扩招,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例如,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经济形势不佳:

经济增长率降低,企业招聘需求减少。例如,2013年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不高,导致企业招人数量减少。

岗位供给不足:

计划招聘岗位数下降,与毕业生的期望值存在差距。例如,2013年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

人力资源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社会发展阶段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匹配,大量岗位实现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但人力开发仍停留在以技工、农民工等为主的阶段,而不是以工程师为主体。

疫情影响:

疫情导致部分企业裁员,岗位减少,同时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期望。

专业与岗位不匹配:

某些专业如会计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临床医学等毕业生众多,竞争激烈,而一些高级岗位却供不应求。

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的差距:

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导致观望心态浓厚。

行业调整与变革:

传统制造业转型、外贸行业难改颓势等,导致部分行业就业机会减少。

社会认可度与工资水平低:

一些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工资水平较低,影响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前景和社会地位。

竞争加剧:

随着毕业生总量的持续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得出结论,最难就业年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毕业生人数激增、经济形势不佳、岗位供给不足、人力资源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疫情影响、专业与岗位不匹配、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的差距、行业调整与变革、社会认可度与工资水平低以及竞争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