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分组作业的打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和细则:
参与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积极参与可加1分,不参与或态度消极可减1分。
合作精神:
强调团队合作,小组内部应有效合作。合作良好的小组可加1分,合作不力的可减1分。
纪律性:
遵守课堂和自习课纪律,不违反规定。遵守纪律的小组可加1分,违反纪律的可减1分。
质量要求:
作业应按时、按质完成。按时且高质量完成作业的组可加1分,未按时或质量不合格的组可减1分。
展示和发言: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展示。发言或展示一次加1分,回答或展示错误不加分。
考勤:
组内考勤由组长监督,若出现缺勤,组长可酌情扣分。
作业完成情况:
按时、按要求认真高质量完成作业的,小组齐全可加1分;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的,每次减1分。
课堂表现:
学习认真、积极,有效合作学习可加1分。学习不认真或违反课堂纪律的,每次减1分。
自习课表现:
认真遵守课堂纪律,组内成员都能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可加1分。违反课堂纪律的,每次减1分。
担任组内职务但不负责的:
每次减1分。
评分方法:
老师根据上述细则给每个小组打分,并在下课前将各小组得分汇总,进行简要点评。
学生互评:
设置作业分值后可以设置相应的评分点及分值,评分点分值总和应等于作业分值。活动结束后将最终的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加总平均计算得出这份作业的分数。
老师评分:
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并可修改最终的评分。
组间互评:
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评,评价其他小组的表现,这也可能影响最终的小组得分。
组内互评:
组内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互评,评价彼此在团队中的表现,这也可能影响最终的小组得分。
建议:
客观公正:组长在评分时应保持客观、公正、准确,对组员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组员提高表现。
详细记录:组长应详细记录组员的日常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以便在评分时有据可依。
鼓励创新:在评分时,除了传统的作业完成和课堂表现外,还可以考虑组员的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